
S1E5 艺术有所不为,与清华美院张敢教授在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溯源中重思艺术的价值
2025/03/31•71 分钟•5323 播放
在西方艺术史中,19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实验和发现的时代,也是西方艺术从古典世界走向现代主义的转折期,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古希腊古罗马起源、经过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迅速发展的西方古典造型艺术传统,如何在19世纪走向成熟?学院派、拉斐尔前派、印象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些精彩纷呈的艺术流派和艺术运动又是怎么汇集在这个神奇的时间段?
同一时间,科技变革前所未有地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拓展了艺术家的视野,也让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开始成为一个被持续探讨的话题。科技如何影响艺术?艺术是不断进步的吗?科技是否会遮蔽人类自身的真正力量?艺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在哪?这期节目邀请嘉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的张敢教授,将以科技的发展为线索,为大家解读19世纪的西方艺术。
关于“王府井一号”
是嘉德艺术中心的地理坐标,也是联结艺术爱好者的播客频道。这里有你所好奇的关于艺术的一切话题。
本期嘉宾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
互动惊喜!
在小宇宙评论区分享您对于本期话题的思考,我们将抽取幸运听众送出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门票4张、嘉德国际版画大会门票4张。
内容导航
02:13照相机终究不及画笔和颜料,艺术家可以表现天堂和地狱
在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作品里面其实我们看不到摄影的影响,但是他突然冒出很精彩的一句话:“照相机终究不及画笔和颜料,因为后者可以表现地狱和天堂。”照相机还是受对象的限制,你想拍天堂,你得上天堂;拍地狱,你得下地狱。但在一幅画布面前,艺术家用油彩和画笔就可以表现心目中的天堂,表现体会到的那种地狱般的灾难。艺术是靠想象来完成的,它跟人的情感密切相关,表现人内在的情感和感受。
06:35艺术没有进步,艺术史不是艺术的进步史
艺术没有进步这个概念,它只是变化。艺术史不是艺术的进步史,而是一个变化发展史。进步代表着现在要胜于过去,我们很难说今天的一个画家画了一幅山水,他就超越了马远、范宽。但是当代的山水表现了当代人的这个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人性没有进步,但是每一个时代的人有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理解。
08:03从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的一路继承的人物造型传统
古希腊古风风格时期的雕塑受到埃及影响,人物垂直站立,双手垂在两侧,缺乏动感。从古风过渡到古典时期,人体雕塑一条腿支撑身体重量,另一条腿自由站立,身体扭转略呈S型,形成一种对立平衡和运动感,波利克利特斯(Polykleitos)发展出一种七头身的完美的人体比例关系。古典盛期以后,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将人体比例延伸到八头身,比真实的人更完美,由此确立古希腊造型艺术的典范。古罗马在雕塑方面完全借鉴古希腊体系,今天大量的希腊雕塑都是古罗马人的复制品。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兴起,传统的造型体系被有意识地抑制,却没有完全中断。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受雕塑影响,很多人物画的动态延续了古希腊传统,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语汇。巴洛克时期更强调戏剧性,但古典姿态仍被保留下来。新古典主义将古希腊罗马艺术再度复兴,它在人物造型上遵循对古希腊罗马的传统人体比例,但是在绘画的技法上更强调素描,形体扎实,但不是特别重视色彩。
波利克利特斯(Polykleitos)古希腊著名雕塑家和艺术家,约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末期。他与雅典的菲迪亚斯、米隆和普拉克西特里斯并称为古典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理想化男性身体形状的数学基础的研究上,著有论述人体比例的《法则》一书,提出身长与头部的标准比例是7∶1。代表作《荷矛者》(《执矛者》)、《受伤的亚马逊人》。
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古希腊古典后期杰出的雕塑家,主要创作年代为公元前370-公元前330年。善于把神话中传说的人物纳入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加以描写,风格柔和细腻,充满抒情感,确立了公元前四世纪希腊雕塑的艺术特征,代表作品有《牧羊神》、《赫耳墨斯和小酒神》、《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忒》等。
19:20浪漫主义注重文学表达,现实主义将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浪漫主义注重文学表达,画野性未驯的大自然,表现激情和生命本真的状态。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宗教或战争题材的作品失去了吸引力,风景、静物和肖像这些关注现实的题材慢慢兴起,现实主义将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24:02现实主义将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浪漫主义注重文学表达,画野性未驯的大自然,表现激情和生命本真的状态。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宗教或战争题材的作品失去了吸引力,风景、静物和肖像这些关注现实的题材慢慢兴起,现实主义将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28:05约翰·罗斯金与惠斯勒的官司,批评家不再左右大众的艺术趣味
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黑色与金色的夜曲:散落的焰火》
32:351863年“落选者沙龙”举办,独立于官方体系之外的法国先锋派诞生
34:13光学、蒸汽机车、巴黎城市改造、弗洛依德和相对论是如何影响了印象派和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艺术
莫奈 《圣拉扎尔火车站》
41:10“世纪末”与美好时代并存的19世纪末:乐观主义者发明飞机,悲观主义者发明了降落伞
威廉•莫里斯:真正的艺术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如果不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你什么也没错过;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莎士比亚,那你错过了整个人生,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包含了人类所有的悲惨苦难。当技术和机器成为人的主宰,回头再看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我们像过去一样,大学毕业,然后分到一个格子间里面,在这儿去编程,干的跟那拧螺丝的活儿差不多,只不过现在拧的不是螺丝了。
51:57没有当代艺术,只有当代的艺术:观念性不是艺术的特点,形式语言才是核心底线
56:46从作为科学家的艺术家到作为艺术季家的科学家:艺术家最核心的依然是独特的审美创造力
60:35艺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边界:艺术为人类创造美的作品就行了,不要放大它
艺术家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像上帝一样,艺术家也没有权利以审美的能力去随便创造一个新的物种。
科技发展像一辆高速奔驰的列车,我们必须登上这个列车,但它的终点是哪?我们并不清楚。谁来踩一脚刹车?艺术家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
爱德华多·卡茨(Eduardo Kac),《绿色荧光蛋白兔》(GFP Bunny)
65:45读书和看展览是提升审美判断力的最好方式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嘉德通
小红书:王府井一号
微博:王府井一号播客
加入王府井一号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号:Guardian_in_one_
——————
出品方:嘉德艺术中心
出品人:寇勤
制作人:蒲宇
编辑主持:张爽
策划:王卓然、孟庆馨
后期剪辑:魏康宁
音乐制作:system[Σ]
S1E4 “看展”我们在看什么?与尤洋探讨展览的变迁与未来
2025/03/06•60 分钟•3634 播放
近年来,走进美术馆与博物馆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周末看展”成为都市人的新日常仪式。在这个信息流动加速的时代,展览不再只是悬挂作品的白盒子,它成为观众解码历史、碰撞观点、重构自我与当下对话的场域,塑造着城市、社区与艺术之间的精神论坛。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X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尤洋老师,与我们共同探讨——看展,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从一场展览的“观看史”切入,我们回溯展览的演变轨迹,从古希腊神庙的狂欢派对,到当下全球兴起的“看展热”,在展览边界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艺术机构如何在学术研究、市场运作与公共性之间寻求平衡?
关于“王府井一号”
是嘉德艺术中心的地理坐标,也是联结艺术爱好者的播客频道。这里有你所好奇的关于艺术的一切话题。
本期嘉宾
尤洋:X美术馆馆长,策展人
互动惊喜
在小宇宙评论区分享您对于本期话题的思考,您有怎样不一样的看展经历呢?我们将抽取幸运听众送出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门票。
内容导航
02:47艺术精英与普世的“双重性”
04:54从静态呈现到动态的共创
在当今的后工业时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们的需求已不再是固定的节点,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过去,参观美术馆可能只是为了获取一段艺术史知识,而如今,观众在获取信息后,会进一步转化、再生产,使其成为新的内容。艺术、展览与美术馆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只是静态的展示,而是与观众共同构建动态的体验。展览的意义已超越了单纯的结果导向,而成为一个持续互动的过程。
07:30打卡式看展:文化觉醒还是流量营销?
关键不在于是否吸引流量,而在于流量之后留下了什么。
展览自诞生以来就兼具娱乐性和传播性,无论是17世纪的画展、教堂艺术,还是今天的网红展,展览始终在通过空间设计和感官体验吸引观众,激发共鸣,并依赖口碑传播,增强其影响力,这一逻辑从未改变。
10:28谁在定义展览?历史回响
17:30展览的“观看史”古希腊缪斯神庙的狂欢如何孕育现代美术馆的基因
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位于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447年至前438年,是雅典黄金时代的象征,帕特农神庙是古典希腊时期的代表。这座神庙供奉的是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展现了古希腊建筑的卓越成就。帕特农神庙不仅是宗教祭祀中心,同时也是政治权力和城邦文化的象征。虽然历史上曾遭遇战争和破坏,但其遗迹至今仍是西方建筑美学和民主精神的重要象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游客。
缪斯神庙最早源自古希腊,“缪斯”对应的是掌管艺术、科学和文学的九位文艺女神。这一概念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最著名的缪斯神庙即亚历山大学宫,其核心部分是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个机构不仅收藏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还吸引了来自希腊化世界的学者、科学家、哲学家前来研究,被视为当时的知识中心。与传统宗教神庙不同,缪斯神庙更多体现的是学术、文化与知识的崇拜,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现代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前身,奠定了后世学术机构的基础。
石渠阁,始建于西汉,公元前2世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藏书机构之一,位于长安未央宫内。它最初由汉宣帝设立,主要用于收藏重要的典籍、官方文书,并成为学者们整理、校勘经典的场所。因其地位崇高,石渠阁的书籍被认为是国家正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8:40博物馆公共性空间,谁在定义艺术的边界?
水晶宫是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标志性展馆,由建筑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以玻璃与钢铁结构闻名,被视为工业革命技术成就的象征。展会结束后,水晶宫被迁至伦敦西德纳姆,继续作为展览和文化活动中心,并试图通过售票获利,直至1936年因大火焚毁。其模块化预制设计、透明采光理念对现代建筑和展览空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奠定了世界博览会作为全球文化与科技交流平台的基础。
中国最早的大型博览会是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由清政府主办,旨在借鉴西方世界博览会模式,展示当时中国的经济、工艺与文化成果,同时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博览会中还特别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美术馆”命名的展馆,虽然其性质更接近于包括传统美术与工艺美术品的展销场所,但它标志着“美术馆”概念在中国的正式出现。
34:50美术馆与城市的共生
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大厅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展示空间之一。其大规模的艺术装置项目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览之一便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于2003年创作的《天气计划》。在这个项目中,埃利亚松利用巨大的单色灯光装置模拟了一轮虚幻的太阳,暖黄色的光线充满整个大厅,并通过雾气和反射镜营造出沉浸式的氛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超现实的日落之中。这件作品不仅打破了传统展览的观看方式,还鼓励观众通过身体体验与空间互动,许多参观者甚至席地而坐,沉浸在这片光影之中。
40:10未来展览的可能性
45:25摆脱标签,激发个体思考与表达
在当代社会,人往往被简化为扁平的标签,这是社会分工带来的结果,同时也是商品化逻辑的体现。算法通过精准匹配,使人不断重复自身的社会角色,最终走向异化。而艺术空间的价值,恰恰在于打破这种单一化的框架,让人在被标准化、标签化的日常中重新获得立体的存在感——成为哲学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在这样的前提下,美术馆不仅是展示艺术的场所,更是激发个体思考与表达的平台。观众可以在这里畅想,不必被动接受策展人的视角,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解读展览,甚至批判展览。他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见解,探讨策展逻辑是否合理,甚至构想如果自己策划展览,会如何呈现不同的叙事方式。这种开放性的讨论,正是艺术空间赋予公众最有意义的功能。
48:56回应当下,策展人的“叛逆实验”
57:44当美术馆成为城市精神地标,展览如何重构我们的文化感知?
过去我们常说“世界是一个村”,甚至有人发明世界语,强调全球一体化。但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追问自身的文化身份。尽管我们都吃麦当劳,但它也在不断本土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当代文化的适应性与地域差异。今天无论从艺术创作还是从这个观看艺术这种双向的角度,前提是我们需要了解自身文化的根源。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嘉德通
小红书:王府井一号
微博:王府井一号播客
加入王府井一号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号:Guardian_in_one_
——————
出品方:嘉德艺术中心
出品人:寇勤
制作人:蒲宇
编辑主持:孟庆馨
策划:王卓然、张爽
后期剪辑:魏康宁
音乐制作:system[Σ]
S1E3 误入桃花源,与康春慧、张宇凌、曾焱聊一聊旅途中的艺术
2025/02/17•70 分钟•3184 播放
在社交媒体时代,“打卡式旅行”与“网红展”喧嚣的背后,越来越多人开始追寻更深层的联结,艺术与旅行的相遇,恰恰为现代人提供了一把打开世界的钥匙。
本期《王府井一号》邀请三位深耕艺术与文化领域的嘉宾——曾焱、张宇凌、康春慧三位嘉宾以亲身经历揭示:真正的艺术旅行,绝非按图索骥的清单打卡,而是让身体成为媒介,在行走中探寻艺术的灵光;穿越陌生与熟悉的边界,与生活中的吉光片羽悄然相遇。
展望2025年,艺术旅行的视野将更加宽广,或许这一期播客能为你下一次旅行提供一些灵感。无论是走进远方的博物馆,还是在未知的城市中与艺术邂逅,艺术与旅行的交织,以不同的视角发现和感受艺术的力量,引领着我们抵达那个更辽阔的自己。新的旅程在等待着你去发现...
本期嘉宾
曾焱:资深文化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原副主编,《跟着艺术去旅行》主播
张宇凌:艺术史研究者和写作者
康春慧:艺术家
关于“王府井一号”
是嘉德艺术中心的地理坐标,也是联结艺术爱好者的播客频道。这里有你所好奇的关于艺术的一切话题。
互动惊喜!
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艺术旅行故事或2025年期待的艺术计划,有机会获得张宇凌《竹不如肉》或曾焱《跟着艺术去旅行》亲签书。
——————
内容导航
04:10克孜尔石窟:未被大众熟知的东方艺术宝库
* 克孜尔石窟位于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这里的壁画和雕塑融合了印度、波斯和中原的艺术风格,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佛教中心,克孜尔石窟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见证。
07:05康春慧的朝圣之旅
康春慧的大型多媒体作品《凝视遥远的自己 73°40′E~96°23′E 34°25′N~48°10′N》由八个部分组成,以象征性的西域朝圣之旅回应了她儿时的梦。这八个地点——库木塔格沙漠、罗布泊、塔里木胡杨林、库车老城、天山大峡谷、克孜尔尕哈烽燧及克孜尔石窟,共同构成了她的朝圣之路。
09:36旅行中计划与随性的平衡
“只要动机够强,熬个夜也能准备好——‘说走就走’的驱动力因人而异。”
11:55旅行是向往的桃花源
“旅行是日常的例外,它像一场短暂的仪式,让你与日常拉开距离。”
17:23艺术与旅行的意外惊喜
We Are Here 我们在这里,街头艺术展,小皇宫,巴黎,2024
* 小皇宫与Itinerrance画廊合作,首次在这座以美术珍品闻名的博物馆举办街头艺术展览。展览将街头艺术作品与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共同展示,大型装置与传统绘画、雕塑、工艺品并置,创造出跨越时代和文化的对话。展览主题涵盖社会不平等、民权运动、全球重大事件、身份认同等,通过这些议题,街头艺术展现了其深刻的社会关怀与强烈的表达欲望。
25:22非传统艺术目的地:走出大城市,回归自然与遗址
* 四川安岳石窟位于四川省安岳县,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佛教石窟之一。该石窟群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各代扩建,现存约三千余尊佛像。石窟内的雕刻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佛教艺术与地方特色,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宗教文化。安岳石窟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了解中国南方历史与艺术的珍贵遗址。
康春慧,《隐逸的主角:富春山》局部,2023-2024,水墨 矿物颜料 宣纸,33x750cm
* 富春江位于中国浙江省,是钱塘江的支流之一,源自杭州市西北的天目山。富春江以其蜿蜒曲折的河道、清澈的水质和周围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著称,素有“人间仙境”之称。江水清澈,山峦重叠,四季景色各异,特别是春秋时节,山水交融,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宋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35:22工作室是材料的战场,也是艺术家与城市、自然的对话空间
* 欧仁·德拉克罗瓦博物馆位于法国巴黎,博物馆坐落在巴黎六区的孚日广场附近,曾是德拉克罗瓦的最后一处住所和工作室。馆内展出他的绘画、素描、信件、个人物品以及部分家具,展示他创作晚期的艺术风格和生活环境。
44:12陌生感是创作的催化剂,而美术馆是我在异乡的着陆点
沈周,明,《卧游图册》, 纸本设色
* 卧游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进行精神旅行的独特方式。最早由南北朝时期的宗炳提出,他通过壁画山水让自己在屋内“游历”名山大川。随着时间的推移,卧游不仅限于壁画,还包括舟行水上,或凭借对自然的记忆创作山水画。艺术家通过山水画将个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观者在静态的画面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方式将艺术与精神的自由连接起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文人雅士追求超脱现实、陶冶精神的一种方式。
49:42为何旅行后的记录如此重要,如何整理与反思
* 代尔夫特是荷兰南部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其独特的运河、古老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作为荷兰黄金时代的重要城市之一,代尔夫特不仅是著名的蓝白瓷的发源地,还是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故乡。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宁静场景,这些作品展现了代尔夫特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景观与人文风情。
01:02:202025年艺术之旅计划
* 嘉德·宥爱艺术中心:百年孤·独——西方摄影大师独版摄影作品展
* 纽约亚洲艺术周
* 泥鳅美术馆,浙江省丽水市
* 2025年,塞尚在普罗旺斯特展
* JR的新桥改造项目
* 《艺术新闻》年度艺术指南
* 北京画院美术馆
* 故宫文华殿特展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嘉德通
小红书:王府井一号
微博:王府井一号_和你一起探索艺术
加入王府井一号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号:Guardian_in_one_
——————
出品方:嘉德艺术中心
出品人:寇勤
制作人:蒲宇
编辑主持:孟庆馨
策划:王卓然、张爽
后期剪辑:诸葛钢铁、魏康宁
音乐制作:system[Σ]
S1E2 古树又生花: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薛良聊中国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25/01/21•69 分钟•3436 播放
关于“王府井一号”
“王府井一号”是嘉德艺术中心的地理坐标,也是联结艺术爱好者的播客频道。这里有你所好奇的关于艺术的一切话题。
本期嘉宾
薛良: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
本期内容概述
在我们的传统上,中国绘画是古典精英艺术的代表。它凭借变化万千又包含情绪的笔墨,以形写神,表现天地万物哲理,以及画家个人最微妙、最内在的感知,因此成为我们独树一帜的文化瑰宝。
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很多大众的观念之中,中国画却往往和猪肝色的家具搭配出现,让人产生陈旧、老气的联想。
今天如果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中国画,看到的又是另一番审美回潮的景象:古画里描绘的服饰礼仪,饮食器用、建筑庭院等场景被一些影视剧复刻、还原,激发了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共鸣;青绿山水、敦煌壁画这些古老的艺术,也吸引了万人空巷的围观。
所以到底什么是中国画?它为什么能够跨越漫长的历史时空,焕发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在今天我们要如何欣赏中国画?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北京画院美术馆的馆长薛良老师来和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互动惊喜!
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并关注王府井一号,分享你对本期内容的观点,我们将抽取精选评论,送出嘉德艺术中心展览门票“时间的肌理:比利时当代艺术展”、“看见微笑——古青州佛像艺术特展”共8张。
————
内容导航
02:06中国画:晚近的概念,悠久的传统
09:35画龙点睛vs大写意:中国画的写实能力究竟如何?
13:32何为笔墨?为什么说外行“看画”,内行“读笔墨”?
16:05回首千年,哪个时代代表了中国画的最高水平?
23:51异彩纷呈的近现代绘画,究竟有没有超越古人?
29:48重复与超越:为什么临摹不是抄袭?
41:06传承与创新:大艺术家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不同选择
49:53珠玉在前,今天的中国画还能继续进步吗?
54:45观看模式的差异,导致古今中国画最大的分野
01:00:00如何培养培养欣赏中国画的审美能力?
————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嘉德通
小红书:王府井一号
微博:王府井一号_和你一起探索艺术
加入王府井一号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号:Guardian_in_one_
————
出品方:嘉德艺术中心
出品人:寇勤
制作人:蒲宇
编辑主持:张爽
策划:王卓然、孟庆馨
后期剪辑:诸葛钢铁、魏康宁
音乐制作:system[Σ]
特别支持:剧谈社
S1E1 从“美”到“颠覆”,北大教授朱青生聊艺术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
2025/01/01•83 分钟•7133 播放
关于“王府井一号”
“王府井一号”是嘉德艺术中心的地理坐标,也是联结艺术爱好者的播客频道。这里有你所好奇的关于艺术的一切话题。
本期嘉宾
朱青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和德国考古学院通讯院士,在艺术领域有40年的研究教学经验。
本期内容概述
“艺术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思考,继而把思考付诸行动:很多人热衷于走进博物馆和画廊,观看艺术展览;家长们热衷从小培养孩子钢琴、芭蕾、油画这样的艺术特长;商业品牌热衷和艺术家跨界合作,增加产品的吸引力;甚至你的理发师会充满自信地告诉你,他不是给你理发,而是提供一种叫做“造型艺术”的服务 … …
这些例子都证明,人们普遍对艺术抱有一种美好的预期,认为艺术是美丽的、典雅的、愉悦的、疗愈的。但与此同时,对艺术有更深了解的朋友会告诉你,艺术也具有刺激的、丑陋的和匪夷所思的面相。千奇百怪的艺术品,或有意、或无意地挑衅着我们的既有认知,而这样的作品也得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的高价购藏。
“王府井一号”是嘉德艺术中心的地理坐标,也是联结艺术爱好者的播客频道。我们致力于邀请专业嘉宾,每期深度解答一个和艺术相关的问题。作为系列的开篇,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的著名艺术史学家朱青生老师,为大家讲解“艺术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细细品味却十分深刻的话题。千万年来,人类追逐灵感、塑造艺术的过程,正是一段走进文明,走进现代,走向未来的路程 —— 而我们创办这档节目的初衷,也蕴含在对这个问题的追寻之中。
互动惊喜!
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艺术的理解,我们将抽取精选评论,送出5本朱青生老师亲笔签名的《艺术学理论》。
内容导航
02:40艺术一定是美的吗?从“美术”到“艺术”,艺术的大中小三层概念。
08:01为什么引进西方的艺术理论不能诠释中国艺术的本质?
12:33中国引入西方艺术体系后的水土不服。
19:45艺术是什么?一个实在的回答。
23:30现当代艺术究竟在挑战什么?
26:13科学与艺术的辩证交织共同推动西方现代化。
30:28从塞尚到毕加索、再到杜尚。
38:34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当代艺术精神。
43:26中国传统艺术的笔墨风骨。
49:46中国艺术的现代化:从吸纳到超越
57:19艺术主要是口与手的颠倒,先要想清楚,而不是要做出来。
01:04:00当代艺术是突破已知、探索未知。
01:07:58艺术家需要的是天赋和问题意识。
01:09:34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但是人在什么地方?
01:15:40普通观众怎么看艺术?
——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嘉德通
小红书:王府井一号
——
出品方:嘉德艺术中心
出品人:寇勤
制作人:蒲宇
编辑主持:张爽
策划:王卓然、孟庆馨
后期剪辑:诸葛钢铁、魏康宁
音乐制作:system[Σ]
特别支持:剧谈社